Throwing great doesn't mean pitching well, and vice versa.

前一陣子在THT上看了Paul Nyman以Zito為主角的一系列文章,文中他提到了一件事:"pitching mechanics"其實是"throwing mechanics"的誤稱,所謂的pitching mechanics其實並不存在,也就是說只有好的throwing mechanics而沒有好的pitching mechanics這種東西,這當然只是一個名稱上沒有什麼重要性的問題,但是在觀念上,這個說法是對的,不過所謂好的pitching mechanics其實未必不存在,但是第一,沒有人能知道什麼才是好的pitching mechanics,第二,好的pitching mechanics未必會是好的throwing mechanics,而後者才是投手要追求且有辦法追求的,所以暫時我們姑且可以說好的pitching mechanics並不存在。

"You can throw a baseball without pitching it, but you can't pitch a baseball without throwing it."

Paul Nyman的文裡有這樣的句子,這個句子看來很直觀,在pitching和throwing的差別上,Paul也有一句滿貼切的闡釋:"Pitching is doing everything necessary to defeat the batter. An important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pitching skill is throwing the baseball."。如果用中文去說明pitching和throwing的差別的話,throwing的目的就是要丟出有威力的球,而球的威力可能來自於速度、尾勁、變化幅度、銳利度等等不同因素,而pitching的目的則是解決打者、防止失分,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則在除了球威本身之外有更多的可能影響因素,例如配球、策略、進壘點、出手動作的難以掌握度、心理狀態、甚至看管跑者能力等等。一個投手可以丟出威力十足的球仍然不斷失分,也可能球威普普但就是能夠守住分數,這就是會丟球和會投球的差別,當然有部分東西在這兩者之間仍然是處於灰色地帶難以區分的,類如控球,好的throwing mechanics或許可以幫助你有更好的控球,但是一個可以幫助你控球但會降低球威的mechanics是不是好的throwing mechanics?但是你也可以採取不好控但保持威力的投法,靠著其餘的方式來獲得更好的控球。所以控球該算在throwing skill還是pitching skill裡面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界線,要看你去獲得的手段為何而定。另外也有像看管跑者或者守備這種,跟解決打者並無關連但卻跟防止失分有關的東西,這究竟算不算在pitching skill裡面也是個定義上的問題。由於有這些東西的存在,所以在說明時就很像球種這東西一樣,有大致的規則或輪廓但無法明確說清,重要的是觀念要清楚自然就不會在語意或用詞上搞不清楚而弄得一團混亂,就好像學語言時的文法一樣,不管文法怎麼寫怎麼規定,有規則必有例外,同樣的字不同的地方就可能有不同用法,不可能在文法上全部寫清楚,而必須要靠經驗和語感來作為導引。

另外在文章裡指出另外一個很有趣的點,很多大聯盟投手,尤其是左投手,並沒有一個很有效率的throwing mechanics或者並未良好的運用自己的力量來丟球,如他所提到的Denny Neagle和Mark Redman,即使對throwing mechanics沒有研究,我們也可以同意Neagle的動作看來並不是非常的"漂亮",而Redman甚至可以用很鳥來形容。我想一個投手的throwing mechanics只是一個自然演化、物競天擇下的產物,我從小並沒有接觸專業的棒球訓練,唯一比較正式的棒球經驗也只是在大學的校隊裡,但是從我所看到聽到的,加上對台灣"專業教練"的瞭解,我想一個小球員在成長的過程中並不會得到多少好的關於mechanics的指導,頂多是被提醒手要提高,跨步要大,腳跟要蹬板等等其實未必正確的簡單提點,投手的mechanics的形成還是本身透過經驗和試誤法所慢慢進化而成的,而即使在美國,小朋友打的是快樂棒球,沒有球場如戰場的壓力,加上美國不像亞洲這樣莫名地重視"姿勢的標準性",我想也不會受到過多的修正和指導,所以到了二十歲上下準備進入職業系統時,投手的mechanics僅是在打球經驗中自己演發出來的東西。而那些能夠受到職業球團青睞的,自然是那些在本身的talent和mechanics結合後是一個好的thrower的人,也就是有潛力成為好的pitcher的選手。

最後在大聯盟裡成功的投手,未必是很棒的thrower,但是越好的thrower自然有越高的機會成為好的pitcher,因為他們有越好的foundation來build on,但是即使缺乏一流的foundation,如果能夠在其他的因素上有很好的表現,自然也可以擁有好的結果。在過去,好的thrower基本上被認為是擁有好的velocity和好的off-speed pitch的人,但是在過去的這個decade裡面,fastball系列的發展和成熟給了投手另一種可能的發展方向,即使沒有優異的速度,如果你能丟出一顆優異的sinking或cutting fastball,一樣可以擁有很好的威力,提供你成為好的pitcher的很好的foundation,但是關於球的sinking、cutting跑動尾勁在英文中稱為movement,在off-speed pitch上球的變化軌跡也一樣被稱做movement,而我們肉眼一般所見到的magnitude of the movement,也就是是球的跑動"幅度",但是因為英文great在語意上同時有好和棒的意思,所以當我們聽到某個投手擁有great movement的時候,大多時候是指球的跑動幅度很大,這就造成了一個"幅度大"等於有威力的誤解,great(大) movement不等於great(棒) movement,是movement的不可察覺性也就是所謂的銳利程度(sharpness)決定了球的威力,變化的幅度有影響但不是最大關鍵。但大多數的人不懂得這一點,就如同前一陣子有一篇又是因為王建民而常被提到(what else could it be?)的文章Wang:Sultan of sink?裡,作者說道:

"While throwing one of the harder sinkers in the league (second only to Fausto Carmona), Chien-Ming Wang’s sinker actually sinks less than any other member of the test group. This is certainly a surprising observation."

Well,對於說出這句話的作者,我只能提出兩個可能,一是他沒看過王投球,二是他沒看過其他sinkerballer投球,三是他跟台灣的教練一樣看不懂球。我敢說就算是因為王而開始看球的新球迷,如果有看過其他sinkberballer投球,應該都可以很快發現Webb、Lowe這些人的sinkerballer掉的幅度不知道比王大多少,所以每次在媒體或網路上聽到有人在對王歌功頌德時說王的伸卡球就像從二樓掉下來一樣,恐怖的下墜幅度之類,我都只能想起整蠱之霸吃了謊言豆沙包後的樣子,這些人根本就看不懂球只是盲目地人云亦云,如果王的伸卡像從二樓掉下來,那Webb大概就是專業的五樓了,而Zito的曲球可能是被推爆了吧。另外從這一點也牽涉到台灣的另一個問題,不是用英文寫文章的就是專家,台灣球迷每每看到一篇英文翻過來又用到數字的文章就當作聖經一樣照單全收,但其實有很多文章內容的水準也只是一般鄉民程度罷了。

另外對於現在很多這種用pfx data來做分析的研究,我只能說我還沒看過真正具有多重大意義或結論的文章,的確pfx data提供了我們投手投出的球最直接的一些資料,但是他提供的未必是我們所需要或者最重要的,是的我們現在知道一個球(相對於不旋轉)掉了多少,橫移了多少,但那又如何呢?如我上面所說,動得多不等於好,至少目前我們還無法從pfx data裡找到一顆球究竟為什麼難打的客觀數字來。就像之前THT有幾篇pitch anatomy,這是往這方向前進的很好的起步,但是實際卻並沒有告訴我們任何東西,用run100去和球路特性做分析得到的各個關連係數,究竟是因還是果?是直接因果還是間接因果?或者僅是巧合?這我們都無法回答,更何況得到的都僅是微弱的相關性,更不用提投手不同球路之間的威力是會相互影響保護的這個因素也完全被忽略掉了。另外在球路分析上一個不能忘記的就是投手有決定球路使用方式的自由,所以他的策略會影響到數字的結果。就像籃球場上如果每次都把球傳給某個人那當然他得分和失手次數都會變多,這是在做分析時一個不能忽略的地方。此外另外用pfx data對球路做分類之後做的數字結果我更是通常不會pay太多attention,因為根本在起初的分類上問題就夠多了,除非我確認這個投手的球路分類結果是夠準確的,但是大多數的case都不是如此。就拿剛丟過no hitter的Lester來說好了,我之前在Major League Baseball Report上看到的資料裡面根本沒有分出他的fastball和cutter,而在Brooks Baseball的資料裡在我check一定數量的投手中都有相當的錯誤,因為一個投手在不同場次和不同球場之間所投出的球和得到的資料都會有相當的差異,如果把所有資料放在一起試圖去找出一個演算法來分類是絕對無法做到夠精準的,所以From small ball to the long ball上Josh Kalk的結果也一樣很多誤差,至於MLB官網Gameday上的球路分類結果那更是個笑話,之前我還看過連結有記者直接引用說王建民一場丟沒幾顆伸卡之類的,當然速球和伸卡本一家不好分,但是其他的錯誤一樣是多得離譜,所以Gameday的球路分類是屬於那種去看都嫌浪費時間的,重新拿資料來重做也比去修正他的結果快得多。

回到原本Paul Nyman的文章來,這篇文章引起我的興趣也是因為裡面一些談Zito東西和我自己的經驗很相近,也讓我懷疑Zito的肩膀其實已經受傷了。我自己在大學時肩膀受過很嚴重的傷,最嚴重時真的投一球出去痛到有手要斷掉的感覺,之後雖然經過很久的休息,當兵在船上的一年多和退伍之後其實也很少碰球,但那個傷是無法自己完全復原的,而我的狀況就如同Nyman描述Zito的狀況一樣,在投球中東西平面的旋轉減少了只剩下南北平面的旋轉,因為我如果增加東西平面的旋轉,出手時肩膀就會有卡到的感覺,力量用大的時候就會痛,球速當然也掉了不少。現在我如果沒有完全熱身充足肩膀就很容易痛,丟的時候也必須要找到一個特定的出手方式才能避免疼痛,如果痛起來的話有時候會根本不能正常一般傳球而只能投球或大動作長傳,所以我也有點懷疑Zito的肩膀是跟我有類似的狀況,我自己沒有去檢查過所以我也不知道我肩膀裡到底是那個地方壞掉了,只是反正不影響日常生活我也就放著不管,球速掉反正我也不是職業球員無關痛癢只是丟起來速度變慢很挫折而已,Zito的話當然球速掉對他就嚴重得多了,不過反正他約也簽了肩膀有問題倒楣的也是SF,只是反正如果他們讓Sabean繼續這樣搞下去,Zito能不能投好其實也無關緊要了。

Nyman這系列文章我印象中似乎沒有什麼實質的結論和建議,這些東西對讓我更進一步瞭解投球和投手也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助益,但是給我了一個重新思考throwing和pitching的啟發,也讓我多了另一個角度切入的思考點,感覺就好像讀完一些東西雖然對考試一點都沒有幫助但是對這個主題有了更多的思考面向,所以如果你有時間對這些東西也有興趣的話,可以花點時間去看看這一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