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out swing一般是用來形容一種揮擊上的錯誤,敘述的是一種在揮擊時,由於前臂伸直較慢及top hand手腕維持較久的cocked位置,使得lead arm主宰整個揮棒,並且在擊球時未能完全uncock top hand wrist,導致球棒有點是以被拖曳的狀態來經過好球帶的揮擊。

I-O swing在擊球時會出現球棒落後手部,而且手的位置跑到球的前面,使得球被打到空中時會有slicing或者tailing的情形並且減低飛行距離。揮擊時有I-O的情形或許可以增加擊中球的機會,但是power會大幅下降,因為打者會把球跟得太進來,使得臀部的旋轉不完全,而且難以跟上好的快速球,同時會因為top hand在擊中球後才能夠幫助手腕snap,使得球棒在擊中球以後才能夠加速。此外由於top hand在揮擊的過程中幾乎是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因此球棒在進入擊球區時容易下沈,可能會因而容易擊出飛球。但I-O swing並不是一無是處,當有跑者在二壘時右打者就可以透過I-O swing的方式增加把球打到右半邊的機會來護送跑者上到三壘。

相反地,所謂的O-I swing則是另一種揮棒的缺陷,也可以稱為getting your hands outside the ball或者casting your hands,是形容揮擊時手部在啟動時並未直接往球的來向前進而是先向遠離你自己的方向移動,這會導致揮棒的路徑變長,這也會讓你對攻擊速球產生困難或者常打成界外球,內角球也容易打成手腕附近的擦棒或內野滾地,同時會連帶導致失去對變化球的抵抗力。

而國內的教練莫名其妙地把別人認為是缺陷的動作視為是打擊重點,不過其實他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I-O,只是看到球往右邊跑就說是I-O,他們大概是覺得會講這句聽起來很厲害吧。只是巧合的是I-O swing的功能跟這些教練的目標的確是類似的,就是讓打者的SLG朝AVG逼近。一個打者不論在攻擊內角或外角球都不應該採用所謂的I-O swing,you may wanna stay inside the ball, but you don't want to have an I-O swing。國內一直以來似乎都在追求打者的手部從啟動到擊中球為止有著最小的移動距離,因而能夠花費最短的時間來擊球,不過即使要追求手部移動的最短路徑,手臂和手腕仍然要有正確的運動而不應有I-O swing的情形。而且我想如果過於執著於手部的最短移動路徑也會產生一些不當的揮擊,一個強而有力的揮擊不能夠只靠手部的線性移動,同時需要手部沿著身體做一強而有力的旋轉,並且靠著軀幹的移動和旋轉,以及兩隻手的推擊,手腕的發射等等來共同完成,純粹追求手部最小的移動距離可能會犧牲掉其他的東西而產生不佳的長打能力。我過去的球隊教練也是以這種方式教我,把我的launch postition改得很靠近身體,而且缺乏separation,也不注重整個身體的旋轉,當時我也對打擊沒什麼瞭解,純粹只是靠著天賦就可以打得很好,而教練怎麼教我也就照著做,所以我也改用了這樣的方式打了一陣子的球,不過在離開球隊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純粹覺得我不適合這樣的揮擊,因而又捨棄了這樣的揮擊方式。現在回想過來,還好反正我只是乙組打興趣的,但是不知道有多少真正的好球員在這樣的觀念下導致他們的長打能力遭到了扼殺。我覺得要產生長打,身體和手部旋轉產生的力量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部份,在過去打球接觸到的經驗中,似乎都相當忽略這一部份而過份強調手部移動的最小距離。

而台灣教練整天都在叫把球跟進來打反方向同樣就是一個短視近利,眼光短淺的蝕本治標手段。把球跟進來一點打的功用是給打者多一點點時間去分辨球路,但一個好的打者要追求的不是要多那一點時間來看球,而是讓自己看球所需要的時間縮短,而這也是台灣球員普遍很差勁的地方:pitch recognition。所謂的外角球推,一種是你啟動地較晚來不及跟上而使得擊中球的點在擊球區的後方,被迫把球被打到反方向。也可能是你的plate coverage不夠好的話,則必須把球稍微帶進來一點讓你的球棒跟球有比較好的接觸位置,這才是所謂外角球要推的來源,但這跟I-O根本是兩回事。此外一個好的打者並不一定需要去「推」外角球,只要有夠好的pitch recognition和plate coverage,一樣可以在full swing的情況下尋求較前面的擊球點把球幹出去。不過自然這必須要視打者本身的能力來尋找合適的平衡點,否則也可能會變成個狂拉的鳥打。

總而言之,台灣打者要追求的是更好的基本能力,而不是這些旁枝末節的小技。這有點像你在玩一個自調點數的RPG每次升級時都不加攻防,狂加HP一樣,到了後面你只不過是讓對手必須多出幾招來打死你,而你肯定打不死他。要有好的打擊一個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擁有好的swing,但台灣教練的各種作法根本就是在防止選手擁有好的swing,然後還要球員打得好,真的就是既要馬好又要不吃草。而且打擊應該是種相當多元化的藝術,沒有什麼一定的鐵則,就像雖然我覺得I-O swing不好,因為top hand cocked過久和沒讓lead arm起到作用會導致力量的喪失,會犧牲長打能力,但這只是一個我認為的原則,在實際的應用上,不見得一定適用。但國內的教練似乎總是抓住一個觀念就死抱著不放,根本看不到有經過思考和推理才得到結果的情形,而是近乎無差別的套用,好像用了就一定對,這是很糟糕的現象。

另外一點台灣極為嚴重的錯誤就是避免三振的觀念,的確從結果來說三振是一個失敗的打擊,但是為了不被三振而不被三振卻是對打擊有著毀滅性影響的觀念。三振只是打擊失敗的結果之一,打擊的目的不是避免三振,如果過於強調了避免三振的重要,那麼結果就是打者偏離了追求好的打擊的目標,只不過變成另一種型態(三振較少)的失敗打擊,一個好的打者要追求的是能力的提升,而不僅是避免最糟糕的結果(何況三振根本不是最糟糕的結果)。

從生理面上來說,一個有power的full swing或許在某些情況下會形成失敗的打擊,但因此而放棄full swing根本是因噎廢食的行為。而一個只以打到球為目的的揮擊只能提高達到你的目的—打到球—的機會,卻不見得會增加成功打擊的機會,還會大大減低形成高度成功打擊(長打)的機會。就像是你打網球,如果你每一球都往對方球場正中央打,你的確不太可能會因出界而丟分,但你也幾乎完全喪失了直接得分的機會,如果你不敢去打一些角度比較大或比較刁鑽的位置,那除非你的對手很廢自己猛打全壘打,否則你怎麼打得贏?此外,打擊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來熟練的技藝,好的打擊必須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才能去做其他許多細微的調整和改變,而任何的調整和改變都需要繼續長期的練習來加以穩固,不是說今天你姿勢稍微改一點明天就馬上可以看到效果,如果有那也很可能只是有其他因素的影響產生的暫時的效果,我也曾經在自己改過一個投球姿勢後的一場比賽裡猛得跟神一樣,當時我還以為真的是姿勢的關係,結果沒過多久就又回復了,回過頭來看大概只是那一天的狀況特別好而已。另外從心理上來說,一個打者進入打擊區的想法應該是把球打好,而不是不被三振。如果心理根本上就存著這種想法,那麼他的打擊就會趨於保守,進而導致啟動過晚或者其他的問題而影響了表現。

避免三振其實差不多就是我以前談過所謂的「纏鬥」,去要求選手「纏鬥」同樣是一種捨本逐末的行為,你需要的是能力的提升,如果一個選手有好的strike zone judgement、好的pitch recognition、跟好的swing,自然而然就會在打擊區內跟投手「纏鬥」,而當這些能力不足時,你要他刻意去「纏鬥」,就會出現上面提過的身心兩方面的影響,結果就是纏也沒纏到,打也打不好。而其實這些碰球、纏鬥、反方向跟犧牲觸擊一樣都不是決不可為的罪惡,而是在特性情況下才適合採用的特殊策略,但把這些特殊策略當正策用,就會像個整天想出奇招以少勝多的將領,最後勢必會以一敗塗地作為收場。

這些東西之所以會被台灣教練重視,我想主要有兩個的原因,第一,這些東西的成功的效果是看得見的,失敗的成本是看不見的。一個被cut short的swing揮出的安打背後,不知道隱藏了多少因此而失去了的安打與長打。在靠犧牲觸擊得到的一分背後不知道隱藏了多少因此而失去的分數。一個因打帶跑而形成的安打背後不知道隱藏了多少因此而失去的好球數和出局數。他們就像是一群沒有能力分析卻瘋狂追逐內線的短線散戶,賠了錢只怪這個內線消息不好卻不檢討自己的投資策略,不斷進出的結果只是不斷地浪費手續費,偶爾賺到一筆其實根本不夠賠其他的損失卻還因此沾沾自喜,而且還對別人經過縝密分析後建議值得長期的投資目標嗤之以鼻,認為長期投資會凍結資金而沒辦法賺到短線的錢。而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可能是他們唯一會的事,你要一個教練讓一個球員變好,如果他壓根就只知道握短棒和因賽奧可以讓你增加打到球的機會,而不知道怎樣讓選手加強長打能力,那他當然就只能採用他會的方式來教了,就算強迫他教選手追求長打他可能也只能變成撞球教練:「用力打,機會大。」就像上面的內線散戶們,如果根本對各項產業沒有任何瞭解,技術分析也一竅不通,那就算你強迫他們要先分析找出適合投資的目標再下手他也沒辦法啊,除非他不玩了,否則他能做的就只有繼續相信他的老師可以帶他上天堂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