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WPA do what it's supposed to.

由於Fangraph的David Appleman開始統計每場比賽的Win Probability和每個球員的累計WPA,讓WPA漸漸開始受到了相當的注意和討論,在Studeman的這篇文章裡有相關連結,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除了Dave Studeman、Tangotiger這些WPA的支持者外,也包括了MGL這樣厭惡WPA的意見。我個人是比較偏向支持WPA的,不過我也能夠理解MGL的想法,尤其是當有人把WPA看得太認真,甚至以此作為評價球員的標準時,自然可能會受到MGL或者David Pinto等人不能苟同的看法。畢竟WPA是個受到球員個人能力以外的因素影響相當大的數字,對於評價後援投手來說,這或許是個不錯的數字,但是用在其他角色的球員身上時,我們必須要注意到他的限制,不能將之過度引伸。

舉個例子,假設A和B是隊友,有一場比賽兩人的打擊表現分別如下,A在一局下半平手時首先上場打擊,打出陽春全壘打使球隊取得領先,第二局在平手時兩出局後又打出陽春全壘打再度超前比分,第四局在領先一分無人出局三壘有人時被保送上一壘,第六局在平手一壘有人兩出局時被三振,第八局在平手兩出局二壘有人時擊出滾地球出局,合計4AB, 2HR, 2RBI, 1BB;B第一打席是在第二局領先一分兩出局壘上無人時被三振,第四局領先一分兩出局壘上無人時被接殺,第七局平手時率先上場獲得保送,第九局平手時也是率先上場擊出一壘安打,累計3AB, 1single, 1BB。很明顯地這場比賽擊出兩支全壘打並且被保送一次的A表現比只打出一支安打獲得一次四壞的B好很多,對球隊獲勝的貢獻度也較大,但是如果我們比較兩人的WPA,用1979~2004的資料來算的話,B反而是以11.1%的WPA勝過A的10.8%,只因為A的全壘打是在球賽的前段打出的,而兩次出局是在比賽後段情勢較為緊張時出現的,導致正負相抵後竟然輸給只有一支安打一個保送的B,這無論怎麼看都是不合理的,更別提他們兩人的貢獻加起來甚至還遠遠輸給最後在九局下兩出局二壘有人上場代打擊出再見滾地安打獲得39.9%WPA的C,如果沒有A前面的兩支全壘打,這場比賽根本沒有機會獲勝,而C只不過就是在重要時候敲了一支一壘安打,就比A和B這兩支全壘打、一支一壘打、兩個保送加起來的貢獻還高,Leverage的確描述了球賽當時的情勢緊張情形,但是WPA卻不是真的完全能夠有效地說明哪個球員的貢獻比較大,一場1:0的投手戰中,如果那支全壘打是在第一局打出來的,WPA可能還不如後段比賽的一支安打。此外當WPA用在投手身上時也同樣存在著許多問題,尤其是先發投手,除了投手的WPA會受到隊友得分數量的影響,同時會受到守備的影響,同時有的先發投手更可能因為在比賽後段的幾支安打而嚴重減低了他的WPA,而一些續航力較差較早被換下的投手反而有著不差的WPA等等。WPA的確可以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看和解讀球賽,但並不是一個偉大的數字。

總而言之,WPA是個有趣也有用的數字,只要我們只把他用在他應該用的地方的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