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ith a 6-run lead at the end of 7th. Phillies should be able to take this one despite of their bullpen.

 

今天在首局Utley炸裂後就沒有很專心看了,不過因為聲音還開著,有一兩個地方有聽到的拿出來講一下。特別是在某一局,曾文誠在講好球帶大小時說了類似這樣的話,不管好球帶大小怎麼樣,丟掉這麼多分,就不是一個兩個判決的問題。的確,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投手會有一定以上程度的失分,自己的責任一定跑不掉,所以這些話在字面上並沒有錯誤。但在這樣過於簡化的內容和其語氣的背後,透露出了球評對好球帶和投打對決的認知並不足夠。如果球評真的對投打對決有更多瞭解,這樣的說法就是不適當的表達,而從過往和最近對他對投打對決內容瞭解的認知,可以判斷出並非僅是表達方式的問題。

好球帶大小對比賽的影響,對外行人來說,看到的就只是當球丟在邊邊時裁判撿或不撿造成的影響,也就是球評所說的幾個判決造成的影響。但好球帶大小對投手的影響,卻是遠比一般人看到的來得深遠,尤其當好球帶大小偏向任何一端超過一定程度的話,對整個投打對決的平衡,會有極大的改變。

當好球帶偏大到讓投手有近乎無敵的角落可以丟時,整個投打平衡會產生先天上的嚴重傾斜。如果投手丟該角落夠準,打者就會必須被迫把自己的打擊焦點往該處移動,但由於該位置太難打,即使焦點移動過去,攻擊成功率也不至於太高,長打更是出不來。而且焦點移動的後果,就是其他位置的攻擊力都會被整體削弱。但這還不夠,更嚴重的是,投手會不斷利用起始路勁看來往那個角落跑,但卻在變化之後更偏離打者的變化球來徹底壓制打者,打者則因為好球帶的問題被吊中率大幅提升。如果投手能夠控制住失投甜球數量並在適當的時候做少許的變化和調動,打者就會非常難以發揮,當然投手控球越好也就越容易獲益。Burnett上一場的好球帶雖然沒大到多大,但已經讓他對左打近乎無敵。更好的一個例子就是當年NLCS馬林魚的Livan Hernandez完投15K力退Maddux狂殺勇士率先聽牌的那一場,順帶一提,你知道那一場馬林魚吃了幾K嗎?答案是連Maddux都送出了9K(只是那場球好球帶真的大到讓人氣炸)。

反過來說,好球帶偏小時,投手有時連丟到角落都不見得能有效壓制打者,變化吊球對打者的引誘力也會降低,因此投手就必須更常調動位置,必須要增加一些打者較為擅長攻擊或投手比較不擅於執行的位置。如果是對球路本身威力較低或者原本就不那麼擅於把不同球路在各處調動的投手,投起來不但綁手綁腳,而且壓力大增,自然容易連帶影響到控球形成惡性循環。跟好球帶大時,不但沒有需要多樣變化調動,而且即使調動打者應變能力也已經降低的情況相比是截然不同的。當然一般來說好球帶不至於大或小到太嚴重的程度,影響也不至於那麼大,投手本身的好投或壞投也是有可能克服(浪費)面對到的狀況,但重點是好球帶大小對投打對決時影響到的,並不只是幾個邊邊角角的判決,而是那些邊邊角角的判決所帶來的整體影響。以為影響僅止於在幾個邊角判決,就反映出了對投打對決的認知不足,沒有辦法站在投手或打者的角度看事情。

另外有一球Gardner在牆邊接殺深遠飛球,我聽到主播球評大呼小叫不斷盛讚Gardner,說他守備範圍大得不可思議還美技接殺,我就切過去看了一下。雖然我只看到短短一瞬間的特寫鏡頭的重播而不是完整的狀況,但這球難度多半並不在主播和球評所稱讚的「巨大守備範圍」,不管那球打到哪裡,這球滯空的時間已經足夠讓Gardner是有時間跑到位了。就算假設真的離Gardner很遠的確需要足夠的速度才到得了好了,但這球困難的地方在於這球在全壘打牆邊,Gardner必須要處理的問題是牆壁,而Gardner的決定是減速並確認牆壁位置,才導致最後沒有跑到理想接球位置必須要伸長手並小撲出去把這球接到,當然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必須要有接過牆邊飛球的人才比較能夠體會,但這個看來「美技」的出現,並不是因為球遠造成,也不是Gardner的守備範圍大才有辦法最後一刻撲到球,而是他為了處理牆壁問題所做出的妥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