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球速好了,球速對一個投手的意義何在?我的答案是投手實力優劣的重要因素之一。決定投手的優劣因素很多,球速是其中之一,球速快代表什麼?其實只代表了「球速」這個條件好而已,真正實力的優劣是把所有因素丟在一起,融合之後的一個整體。一時想不到什麼好例子,舉個類似的。如果在美國工作想出人頭地,英文重不重要?重要。但英文就算說到跟native speaker一模一樣了就代表你未來無限光明嗎?不是。還有專業能力,工作熱誠,認真負責,人際關係,際遇運氣等等各種因素影響。英文就算沒那麼出色,其他的東西夠好仍然可以出人頭地。或者說聯考數學一百分就是考很棒了嗎?不是,成績是看你英數文理各科的「總成績」,某科高自然其他科可以有低的空間,如果也高就更棒了。所以拿「球速」、「控球」、「變化球」或其他任何一項因素來說,因為「XX」不好,所以一定不行。或是因為「XX」夠,所以一定行,都是沒有意義的。這種什麼「破除球速迷思」的文章滿無聊的,因為真正瞭解的話是不會有任何「迷思」產生的,要提升實力就是要在所有因素裡面能夠提升的部分都盡量去提升(這裡指的是整體水準非單一球員,單一球員真的可能某方面受限於某種限制而難以提升),而不是說,「喔,XX部分我們不如人,所以我們要破除XX迷思,不需要太注重這個」,無異掩耳盜鈴。而真正要去評估一個投手優劣,那又可以扯一大堆了,這裡不談。                                                                               

另外因為有板友來信詢問,因此談一下尾勁這個東西,中文中快速球的尾勁一般指的有兩種意義,一是球的移動幅度,一是球的減速程度。先談後者,這個東西很難去評估,對打擊的影響程度有多大也很難說,不過末速快自然是好的,特別是對於擁有銳利變化球的投手好處較大。我自己在看球時也會覺得某些投手的確一直到球進入捕手手套前都很威猛,有的投手就是好像到後面會稍微軟一點,但通常我不會太在意這一點,我相信這部分的差異對於投手實力的影響相對來說是較小的。接著是球的移動幅度,也就是所謂的movement了,movement有幾種,有些投手的4-seamer投高時會有rising movement,但主要在談movement的是sinkercutter這些2-seamer,而movement的特性有三,一、幅度,二、銳利度,三、方向,而球的品質取決於前兩者。幅度大,會提高打者在選球以及掌握擊球點上的困難度。夠sharpmovement則可以增加打者timing和擊球點掌握上的困難度。movement的方向則是影響球的功能及投球策略的依據。如同我第一段提到的,沒有一樣因素是在投手的投球中佔有主宰性的影響,因此movement好壞也僅只是投手實力優劣的因素「之一」,而不是說movement夠好就屌了或沒有movement就遜掉了。                                                                             

順便談談台灣的棒球水準,由於我主要看的是MLBCPBLNPB近年來都比較少看了,因此可以說我「習慣」看到的棒球水準是MLB的水準,自然我的標準會很嚴苛。說實在的,台灣的投、打、守三方面沒有一種是能拿上台面的。

投手                                                                    

如果說看MLB是在看投手想辦法解決打者,打者想辦法抓到機會痛擊投手。CPBL比較像是投手努力在把球投到好球帶附近,打者想辦法揮棒去碰到球。投手不論在球速、控球、變化球的水準都很糟。看球速,除了少數幾個所謂「速球派」的投手和洋將,球速多在80-87mph跑,速球投出來讓我覺得還有點樣子的,我看到的大概有李明進的sinker,王勁力、陽健福的fastball,其中李的比較沒有大的缺點,王的太直,陽的控球不夠好,曹竣揚和梁如豪的sinker也不錯,不過梁的太不穩定,潘威倫跟陽的優劣和特性都差不多。看控球,王勁力不錯,潘威倫不差但不夠精準,其他的,嗯,凱薩不錯(想不到還有誰了咩 XD,當然可能還有我沒看到的啦)。其他大部分的投手真的好像球出手了之後會飛到哪裡可能還得看風向....。看變化球,陽的滑球,阿甘的指叉,還有什麼?另外對投手來說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配球,說實在的,在CPBL裡配球滿特別的,我甚至看過風神外角slider十幾顆連發連續解決三名打者的,這已經不是正常狀況下會出現的了。這種特殊狀況先略過不談,由於配球不只是要靠腦袋,而且是個很奇妙的東西,配球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談,有一點要知道的是,大多數投捕手配球好壞不會差太多,除非真的配得太差,否則一個配球好的未必一定會比配球差的表現來得好多少,這牽扯到很多因素,這裡先不多談。不過說到配球我可以很有信心也很不要臉的說,我的配球能力拿到MLB裡都不會算太差,(這一點如果無法同意的可以當我在說夢話無所謂),但是捕球和傳球能力就爛到爆了....              
                                                    

打者                                                                      

要瞭解一個打者比瞭解一個投手困難,因為需要長期的追蹤觀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有透徹的瞭解的,因此除了少數我比較熟悉的打者之外也不太能針對某位打者有什麼評論,但整體的打擊水準倒是很快可以看出一個端倪,只有一個慘字,台灣打者對擊球點的掌握能力非常差,對變化球的抵抗力爆爛,幸好台灣沒有什麼變速球高手,否則很容易可以成為下一代天王級投手。很多台灣打者打球似乎目的就是想辦法打到球就好,會不會是安打就各安天命了。 (這好像跟某知名球評的論點「一定要先打到球才有機會形成安打」滿符合的)所以CPBL安打是不少,鳥安,守備安(守不好把凡打變安打)卻佔了很大的部分,我看CPBL很大的一個感想是怎麼鳥安那麼多,這種情形有兩個可能,CPBL的打者有某種將球碰到無人守備處的能力,或者每個人都拼命碰到球打出一堆鳥球,鳥球多了自然鳥安也多。但是感覺上後者的可能性應該大得多,建議有人對CPBLLD%的統計(),看看這是我的錯覺還是真的鳥球特多。此外很多台灣打者好像根本沒有一個established level,有時候一些明明不好打的球硬是可以打得不錯,有時候幾乎是餵球的球還可以miss連連,台灣的打者我覺得比較有個樣子的算是當然彭一個,另外鄭兆行、泰山、羅敏卿、謝佳賢,這幾個是我覺得比較有穩定打擊能力不是那種只會碰球的。曾華偉好像也不錯不過我不熟。他們最大的優缺點大概是:

優點 缺點
彭政閔 擊球點掌握能力 內速外滑搭配,台灣投手無法讓他暴露出來
鄭兆行 平均,有穩定的打擊approach 內角速球
張泰山 power swing                 外角breaking ball
羅敏卿 pitch recognition            內角高速球
謝佳賢 看得還不多,先不予置評
                                                                                                                                                                

註:LD%(line drive percentage)

指的是打出的球平飛球的比例多寡,一個球打出去可以分成高飛球、平非球、滾地球三種,分類的依據是球的彈道而非球的強弱。      
                                                             

守備                                                                      

這是我最灰心也最不解的一部份,守備是棒球場上最能夠靠苦練進步的東西,結果CPBL的守備,跟打擊爛的程度不惶多讓。最糟糕是外野手,對飛球的判斷能力差得可以,接球接得左搖右晃,還是說台灣的守備員其實比別人都厲害,可以邊接飛球邊跳恰恰?判斷錯誤更是多到不行,接球的路線不恰當的一樣屢見不鮮,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我練一練後上去接大概也很難比這個差到哪裡去了,如果打擊強還可以說時間都拿去練打擊了,那現在這樣是怎樣,都拿去練跑壘囉?(跑壘其實也不好,不過這裡不談了)而傳球方面,我看到還能拿出來見人的傳球,嗯,黃龍義算不錯,其他想不太到。像王傳家那種的臂力竟然可以守RF,除了無言還是無言。內野手比較沒那麼嚴重,主要是基本功不夠紮實,觀念不夠好,加上場地爛,然後傳球穩定性非常糟以外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這樣好像已經很糟了...)。另外像陽森那種臂力守SS很勉強,雖然只看過他守幾場,但我相信長期下去他的throwing error肯定不會少。國內在守備這部分我想還是走日式路線比較好,想辦法把先求各種基本動作和觀念都硬灌進球員身上,起碼該做的動作把他做到,能表現得多好就看個人了,免得明明技術沒那麼好,正面接球、重心壓低,該前進或等球這種基本的東西也沒有,球場又那麼爛,球根本一天到晚亂跳,守備自然不容易穩得起來。

最後是整體水準提升部分,我想這是一點也急不得的,棒球整體水準要提升,有不少東西要努力,包括整個制度面的改變,球員養成的時間。但其他的先不看,光說要養出好球員,自然需要要有好的養成方法和教練,光這部分我想我就對短期內台灣棒球水準的提升非常不樂觀。看看上電視講球的眾多知名球評、教練、球員們,他們就是現在台灣棒球的指導階層權威們,但他們展現出來的東西,很難讓我相信在這些「棒球先進」們的帶領之下,台灣的水準可以成長。台灣的名教練怎麼出來的,先帶基層棒球隊,成績好的就是好教練,再帶更高階層的球隊,其中成績好的就是好教練,這樣的篩選方法,當然成績好教練該有的credit要給,但是很可能所謂的名教練,只不過是許多好選手(的屍體?)所堆砌出來的。尤其這些教練們腦中都有一套他們從小用到大的觀念,欠缺分析、思考、變通的能力。Branch Rickey曾經說過:「Baseball people generally are allergic to new ideas. We are slow to change。」這是很關鍵的一點,一個成名多時的名教練,你要他承認他不夠懂棒球或某些觀念是不對的,可能難如登天,但是如果真的打得好就代表懂,那為什麼我一個小小不才球迷能根據理論和各種觀察到的跡象能做出的各種分析、評論,他們卻不行?為什麼我一看就看到鄭岷台在丟指叉球,結果我們情搜的結果是鄭岷台不會丟指叉球。為什麼金在博會犯下讓狀況這麼差的鄭岷台負責對台關鍵一役先發這種錯誤?他們或許打了不少球,但是有多少人曾經認真的觀察和去瞭解過球場上的各種現象?從其然去思考、研究、分析其所以然?我想是幾乎沒有的。所以常常看到的一種arguement:「人家是國家級教練,這樣做自然有道理。你是什麼東西?難道會比人家專業教練更懂?」。這種arguement用在棒球場上有兩個問題,首先是棒球是一個特殊的領域,職位高的人當然有他的長處,但是絕對不是樣樣精通,台灣的球界更是地位和輩份很重要,一旦成名了有資歷了,即使其實肚裡沒什麼料也無所謂,位子一樣坐得穩穩的,而且如上面所提到的,要成為好教練未必需要自己多厲害,能收到好球員就行了,簡單講就是職位和能力不見得成正比。其次棒球場上的變化是極難預料的,有些東西一個球迷的看法未必就必定不如專業教練,不然為什麼會有Larry Dierker?就像金融界常說的矇眼猩猩射飛鏢射出的股票組合不會比專業經理人選得差,就拿明天台股的大盤來說好了,專業投顧老師預測的未必會比隨便一個人的分析甚至猜測來得準。不過當然棒球沒有像股票那樣難預料就是了。此外即使該教練真的有料,人有失手馬有失蹄,誰說強者一定不會犯錯,只是犯的錯比較少一點。一個優秀的打者只不過在一百次打擊中比差勁的打者多打了五支安打罷了。                                     
        
                             

為什麼說這些思考和研究很重要?這樣說好了,相信大家一定都看到聽到過有人嗆聲說:「我看棒球多少年了?」或者「我每週看幾場大聯盟幾場日職」。說實在的,對於這種言論,我的感想只有一句:「So what?」從球賽開始打開電視一邊跟家人聊天一邊看漫畫也是看一場球,仔仔細細的看每一球每個play,一邊看一邊思考,一邊跟別人討論球賽內容也是看,但是效果天差地遠。拿我自己為例,我從職棒元年開始看棒球,一直到賭博事件發生前都是忠實的熱血球迷,每年到現場看球數十場,累計已經超過兩百場了,沒現場看在家也會看轉播,多年下來一樣看過的球賽不計其數。直到簽賭案發生前這麼多年看數百數千場球下來我對棒球瞭解了多少呢?答案是沒多少。儘管看了這麼多年這麼多場球,還是只能看看熱鬧,球場上的狀況我一清二楚,球一打出去第一瞬間我就知道是安打、接殺還是全壘打。有哪些不同的變化球,大概變化的方向我都知道,還會投其中幾種。但是其實我對棒球真正的內涵根本不瞭解,我知道阿草的指叉很強,強在哪裡?不知道。如何運用來解決打者?不知道。我知道黃平洋控球很好,也知道王漢超強,他們好在哪裡?為什麼強?都不知道。我知道的東西都是球員的reputation,但是究竟怎麼個好法,或其他的特點在哪裡,都不知道。各種球路我都知道,但是功能、特點、怎樣叫投得好怎樣是不好,不知道。配球對我來說更是一個朦朦朧朧,深奧難明的名詞,總是聽到某某捕手配球好,為什麼好,好在哪裡,是不是真的好,根本不懂。但那時候的我絕對有資格自稱是個「老球迷」,而且當時我跟現在一樣自以為很懂棒球了,也跟現在一樣半瓶醋響叮噹。(可能未來哪一天我又會覺得這時候的我一點也不懂棒球)。說了那麼多廢話,重點只是「棒球看得再多看得再久都毫無意義,瞭不瞭解才重要。」(最佳例子:知名某博士)。打球的也一樣,打再多打再好都不重要,當教練要的不是你自己會打,是要你有能力幫助別人打得好。所以短期要台灣棒球水準提升,我想不到任何捷徑。跟國外球隊打交流賽,有用才有鬼,那只是給球迷看爽的。聘請外籍教練或送人到國外受訓,語言隔閡問題太大,環境差異太大,不會有多顯著的效果。還是得從基本制度面慢慢一步步建立起來才能慢慢發展,以台灣的棒球文化來說多半會走向日職風格和方向,雖然問題一樣非常之多,不過那已經很不錯而且大概要很久以後了。    
                                                                     

Anyway,這些只是我的想法,即使你覺得自己懂得不多,看到之後也應該要多去思考,哪些有道理哪些地方還有可議之處,而不是照單全收,否則就會像是現在台灣的棒球界,球迷腦中充斥著許多名教練、名球評灌輸出來的大量錯誤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