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各組態勢已經明朗化,如無意外第二輪的分組為:
Pool 1:日、韓、美、墨
Pool 2:波、古、多、委
雖然球員的名單有所異動,比賽過程也有不少意外,不過各組中Davenport評估較可能晉級第二輪的球隊應可全數順利晉級。

2.Gourriel really reminds me of Juan Gonzo, and Peter Moylan is kind of like a poor man's Weaver.

3.仍然是主播和球評的問題,先說主播的部分,球員姓名念錯的頻率似乎太高了,雖說經典賽中由於參賽國眾多,球員的名字也相當多變,當中固然也有許多相對來說知名度較低的球員(包括沒人認識的可憐Loewen),但是基本上大多被念錯的球員幾乎都是大聯盟的固定先發,而且不管哪一台哪一個主播都一樣錯得很多,其中只有袁定文在念錯了幾局之後到了比賽末段會更正過來,雖然這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不過比賽前做做功課查查球員姓名念法應該不算太困難,至少那些早已成名的大聯盟選手應該要知道。

相較之下球評的問題就嚴重多了,今天委內瑞拉面對澳洲隊蝴蝶球投手打擊發揮不理想,當主播問球評這是什麼原因時,球評的回答是:「這些球員打多了100mph的快速球,忽然面對到較慢的球速會調整不過來。」我前天才談過的情形今天就出現了,當球評完全不懂時,就會使用這個眼睛看得見而且只需要數學計算能力就會看的「球速差」來作為解釋。打者打蝴蝶球打不好只有一個原因:that damn butterfly is fliying well. 如果蝴蝶球是因為球速慢而不好打那投手何必花心思練蝴蝶球,練丟壘球方便多了。但國內球評另外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除了缺乏棒球專業外,簡單的對選手心理和運動動作的解讀能力更是糟糕,昨天已經出現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今天也一樣不少,今天委澳第六局Rivera盜壘時,看了慢動作重播後球評說Rivera成功抓到起跑時機所以盜壘成功,事實上Rivera那個jump實在頗不理想,要不是捕手傳不好他是會出局的。另外今天澳洲隊發生了一次斷棒擊中捕手和主審的事件,球評竟然說那是打者揮棒打到捕手後球棒被打斷的,但是對一個有起碼的觀察力的人來說,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球棒是在打到球之後就已經斷裂了,否則後續的情況不會是這樣子。此外當時在Rivera盜上二壘後可以看到他隨即表露出他在衝撞中受到傷害的表情和動作,但球評完全觀察不出來,等到特寫上去時才很驚訝地說他好像有受傷。當然球棒是哪時候斷的和哪時候看到Rivera受傷對比賽本身完全沒有影響,但是從這些現象可以很清楚地說明這些球評完全缺乏對運動本身的觀察力和對運動員肢體表情動作解讀的能力。

再舉兩個足球的例子,上屆世界盃一場日本出戰比利時的比賽,日本前鋒稻本潤一在踢進一球的同時裁判吹哨判進球不算,在鏡頭特寫中稻本的露出了一臉非常可惜的表情,但缺乏觀察和判斷力的主播就仍然在瘋狂呼喊「進囉~~~日本隊~~~喔~~~」。另一場巴西對土耳其的比賽,Denilson橫傳中路給禁區內的Rivaldo,當時機會雖然很好,但是Rivaldo停球沒有停好彈得太高差點被後衛破壞掉,Rivaldo最後靠著技巧硬傳給右邊的前鋒但是後衛已經補上來,導致攻擊的時機已經錯失,但是主播看不懂這球的可惜反倒一直稱讚他傳的漂亮像跳森巴舞。當然由於主播需要負責的重點是場上狀況的描述而非評論和解說,因此缺乏這種對運動本身和球員行為的觀察和解讀能力算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身為一個評論者,也就是commentator,這種能力是非常基本且必要的,但很可惜的國內的球評即使撇開專業的棒球知識不談,在這方面的表現也仍然是不及格的,比較起來曾文誠甚至袁定文都比那些球員、教練來得好得多。這是國內球評水準低落的另一個主因,如果缺乏這種對運動本身和球員行為的觀察和解讀能力,是沒有辦法對比賽的本質有更深入而正確的瞭解的,導致不能夠針對實際的狀況來分析而經常講一樣的東西或者常放馬後砲,以結果論英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