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版上看到有人討論這篇文章,也稍微去翻了一些過去的BA,稍微更確認了一件事,a good sinker is not that easy to tell.

先看看連結中的這篇文章,可以看到在文中關於scouting report的部分裡面,以為王建民仍然還是過去那個power pitcher/flame thrower,一個靠著剛猛的速球壓倒打者的投手,而沒有發現他已經改變了,這對他的認識就有著根本的偏差,不過還好後面對王建民的變化球的認識和判斷可以說相當準確,也觀察出了他可能會有對左打苦手的傾向,所以還算一半正確的scouting report,雖然只不過是不知道他是靠著sinker來殺打者,不過畢竟對主要的投球型態的認識就錯了,所以只能算是一半正確。Chien-Ming Wang a power pitcher? You bet he is not.

但這樣的錯誤是這篇文章的作者的判斷力不佳和其資料來源正確性的問題嗎?假設他不是以BA為主要的參考資料的話,那我們就拿BA的資料來做對照,去年BA是這樣說小王的:

"Wang has one of the best fastballs in the organization. His fastball velocity returned to its pre-injurey level late in 2004, as he worked at 92-95mph and touched 97. "

"His splitter and slider are solid average pitches. While Wang's fastball has excellent velocity, it tends to get straight."

"He needs to use his changeup and splitter better against lefthanders, who tattooed him for a .307 average in 2004.

所以即使權威如BA,一樣不知道後來的小王靠的是一顆威力十足的sinker在過活,甚至還認為他的缺點是速球太直,基本上BA談的跟連結中文章的東西差不多,所以或許他的主要來源真的是BA也不一定。但無論如何,一方面由於小王相對來說的出賽機會較少,當時僅在AAA丟了約40局,加上一般的sinker勉強可以將之區分為大小兩種,而王建民的就是屬於小sinker,而一個小sinker甚至不容易讓遠在觀眾席裡的scouts看出來投手丟的是sinker,更遑論去判斷球路的品質了,可能需要讓他們有機會在可以更接近投手的地方來觀察才行,所以導致了當時似乎沒有什麼資訊來源(or not anyone I know)知道王的bread and butter是一顆強而有力的sinking fastball。

不過這樣的情形是難以避免的,畢竟scouts人力有限,Wang也不是頂級的front-line prospect,所以沒有對他投注太多時間是可理解的。不過不記得在哪個地方也有看到有人因為Wang在大聯盟的成功而說大聯盟的scout預測球員未來神準才簽下王,well,有時候球探對一些球員的預測的確是非常準的,但王建民卻是個反例。當然如果用簡單一點的邏輯來看的話:球探認為王建民有上大聯盟的潛力而簽他→最後王真的上了大聯盟→球探準,也是說得通,但這比較算是歪打正著的結果,現在這個伸卡王建民可以說是nowhere near his original projection,就好像我們說A數學超強所以他可以考上某校,結果最後他數學考砸了但英文滿分還是考上了一樣,不過投手其實就是這麼複雜也難以預測的一個生物。

Anyway,透過王建民的例子:一個靠著sinker在AAA殺了40局的投手,還沒有人知道他已經改投sinker,就稍微可以看出sinker的威力的確不是很容易判斷的,連最好的球探可能都不見得馬上看得出來,雖然從電視上我們有比較好的角度可以來判斷是不是sinker,但是要判斷其威力畢竟是困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