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Hitting - The artistic science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想不到偶爾上PTT又出現了月經考古題。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Now I think I know how.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打擊不是實況野球。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How does pitch location interact with hitting?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觸擊是基本功?別被球評教練們用笨蛋藥水洗腦了—看到PTT版上的討論有感。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Johnason的這一篇「這不是因賽傲?這是不是因賽傲?」介紹了inside-out和outside-in的swing path,在他的介紹當中,所謂的inside-out swing和我之前談到的inside-out swing的重點放在不同地方,他的定義主軸是在揮擊的hand-path上面,至於這是否為較普遍的I-O swing的定義,因為我也說過我對於這類細部技術的接觸不是很深,我談的只是我所讀到的版本,所以我沒辦法回答,不過我想Johnason對這方面的接觸和認知是比我多的,所以我想他介紹的內容應該是較普遍的I-O swing的定義。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Inside-out swing一般是用來形容一種揮擊上的錯誤,敘述的是一種在揮擊時,由於前臂伸直較慢及top hand手腕維持較久的cocked位置,使得lead arm主宰整個揮棒,並且在擊球時未能完全uncock top hand wrist,導致球棒有點是以被拖曳的狀態來經過好球帶的揮擊。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幾個問題:
我們對韓國時,什麼時候能夠無人出局攻上得分圈?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謝佳賢在三壘有人一出局時被一顆內角低球沒揮棒三振出局。這場比賽我沒有很注意在看,不過從第一局的幾個球來說這個裁判的好球帶是大的,對於一個強打者來說的確在打擊時要仔細選球,保持自己揮棒的完整性和連帶而來的長打力,這場球在前幾局時中華隊的打法就很不好,過於保守,不知道是不是預設對方的控球不好的關係。事實上,中國隊的投手球速並不快,中華隊打者們應該要以攻擊速球為主要的目標,畢竟速球是長打的來源,加上對方缺乏強而有力的變化球,在以速球為主要目標的情況下不至於會被對方的變化球玩死。但比賽的前半段沒有太多人想要積極抓速球來痛擊,我想這是由於球員們背負太大的壓力害怕失敗的關係,還好最後有陳鏞基邪飛死裡逃生後的滿貫彈讓整個球隊從壓力中釋放出來。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洋基襪戰的第一局時,松井秀喜相準了Lowe的一個外角sinker敲出了一支左外野平飛安打,此時曾文誠說了一句標準球評用語:「這球如果硬拉回來一定打不好。」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也談一下這次亞錦賽的另一個焦點人物陳致遠,很多人說是CPBL好球帶過小讓他適應不良才會慘遭11次毒手,事實上,好球帶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在最後一場對中國隊的比賽,而在對日對韓的比賽裡,好球帶大小並不是多重要的關鍵。他會被K成這種樣子我認為有幾個可能原因,第一是他對指叉的抵抗力太差。第二點只是我的懷疑,需要比對他在中職比賽的錄影帶才能知道,我覺得他在揮擊時頭部的移動太大,但是這種姿勢的東西很多時候是一點也不重要的,我一向也不會去關心誰的姿勢好誰姿勢有問題,因為這根本不重要,除非是出了問題找不出其他原因我才會把注意力往姿勢這方向來。第三點是打擊棒次,不過這一點影響也不能算多大。另外一點就是跟我在看象隊的比賽時也對他留下同樣的印象,就是他的打擊心態很好掌握,我也沒看多少象隊的比賽,所以這個印象或許會偏頗,但是也可能沒有。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在比賽中常聽球評或教練談到希望打者要多去跟投手「纏鬥」,把不好打的球打出界外而不要輕易地被投手解決,來增加自己上壘的機會,也可以耗費對方投手的體力。這個觀念究竟對不對呢?其實只對了一部份,而且對的是最不重要的一部份。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大致來說大部分的打者,如果覺得揮棒速度夠快,內角球打得好的話,都應該會站得離本壘板近一點,這樣可以增加自己的攻擊面。但如果內角球不是打得那麼好的話當然會有反效果。另外也跟打者的打擊習性(跟球和選球的情形、會不會打反方向)等都有關連,當然實際的應用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打擊好壞,是指打者所做到的事情難度越高就是越有水準的打擊,舉個極端例子,兩壞零好時把一個紅中的88mph的直球推成右邊滾地安打跟兩好一壞時把一個內角高94mph直球打成中外野平飛安打哪個難度高?當然在實戰中要評估的因素還很多,包括投手球威、打到球的情形、配球好壞、好球帶大小...等等。因此有時候一個一模一樣的球打成一模一樣的結果但在不同的背景下會有不同的評價。所以要知道打擊夠不夠水準,就必須先看得出投手各種球路的威力如何,配球如何,在怎樣的背景情況下在怎樣的位置進壘應對的難度如何,才能比較準確的判斷這個打擊夠不夠水準以及其優缺點在哪裡。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隨著Moneyball的風行,近年來大聯盟興起的一股觀念就是重視打擊者的選球能力,選球能力在英文中稱之為「plate discipline」。由於要有成功的打擊很重要的一項先決條件就是攻擊「適合攻擊的球」也就是「好打的球」。而所謂「適合攻擊的球」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打者自然有不同的特性及愛打的球路,有時可以藉由身材,握棒時手部的位置,身體重心的高低等來幫助判斷打者比較容易攻擊哪些位置的球。因此打者要打出好成績就必須有足夠的選球能力,一般球迷在談選球能力時通常只有著重在分辨好壞球而已,但其實選球能力可以細分為四個部分來談,第一是分辨好壞球的能力。第二是辨識變化球的能力。第三是選擇出棒的能力,第四是對球棒的掌控性或稱為對本壘板的保護能力(plate coverage)。其中前兩項是眼睛對球的判斷能力,可以合稱為選球眼(batting eye),我們來逐項加以說明。

andren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