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some simple notes on IPORTs
THT最近有幾篇文章是用更細的數據(IPORTs)來看投手,這樣的數據其實兩三年以前我就有做過了,不過由於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我也只對少數幾個投手(包括曹錦輝)做過,後來也沒有再繼續,不過最近這些文章中提到的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是投手的三振率跟投手製造swinging strike的比例是高度相關的,這是很合理的一個現象,之前我在討論王建民三振能力偏低的原因時,除了一開始就把swinging strike和called strike分開了以外,同時也提到了:「簡單來說的話,要將打者三振,投手最好的方式是透過破壞打者的擊球timing來達成,其次是利用銳利的變化球導致打者過晚判斷出甚至誤判球路而產生前面提到的幾種狀況之一,而最後才是利用好壞球邊緣的進壘點讓打者對好壞球的判斷產生誤差,或者是成為幫助其餘幾種狀況出現的輔助工具。」要製造一個swinging strike,投手就必須依靠timing或者優異的變化球擊倒打者,也就是投手奪三振的第一和第二大利器,這三項能力的重要性是遞減的,如果在前二項的能力較差,即使在第三項上有不錯的能力,也不容易維持穩定的優異三振能力,這跟swinging strike比例會高度影響三振能力是相通的一個概念。此外,在同樣的swinging strike比例下,較高的swing and missed比例又是更好的,像我們的小王很明顯地就是很少讓打者揮空,本來就不算高的swinging strike中大多也都是foul,所以很難拿到三振。不過也不用因為IPORTs而替王擔心,王的目標是擺脫K和performance之間的關連,而IPORTs討論的是K和細部結果的關連,兩者間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 Mar 06 Tue 2007 03:13
The manner matters.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